欢迎来到山东蓝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产品中心PRODUCTS CENTER
技术文章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桥隧边坡 “守护者”:山体滑坡监控雷达保障交通枢纽安全运营

桥隧边坡 “守护者”:山体滑坡监控雷达保障交通枢纽安全运营

更新时间:2025-10-30   点击次数:23次

桥隧工程是交通网络中的关键节点,无论是高速公路隧道进出口的边坡,还是跨山桥梁两侧的山体,其稳定性直接决定着交通通行的安全与顺畅。受地质构造复杂、雨水渗透、车辆震动等因素影响,桥隧旁边坡易出现裂缝扩展、土体滑移等形变隐患。一旦发生滑坡,不仅会导致桥隧结构受损、交通中断,还可能引发多车追尾等次生事故,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。传统的桥隧边坡监测方式,如人工巡检、埋设传感器等,存在覆盖范围有限、数据滞后、干扰因素多等问题,难以满足桥隧工程 “高安全、高可靠" 的运营需求。而山体滑坡监控雷达系统凭借 “非接触、高精度、全天候" 的核心优势,成为桥隧边坡的 “智能守护者",为交通枢纽安全运营筑牢防线。

卖点4.jpg


在桥隧边坡监测场景中,传统监测方式的局限性尤为突出。一方面,人工巡检需工作人员在桥隧周边边坡徒步排查,面对陡峭的山体与复杂的地形,不仅效率低下(单次巡检需 1-2 小时),还面临落石、滑倒等安全风险,且难以发现隐蔽在植被下的裂缝隐患;另一方面,接触式传感器(如测斜仪、位移计)需在边坡钻孔布设,易受车辆震动影响导致数据漂移,且单点位监测范围仅 10-15 米,一座长隧道进出口边坡需布设数十个传感器,建设与维护成本高昂。更关键的是,传统设备受天气影响大,暴雨、大雾天气下无法正常工作,而桥隧工程多位于山区,恶劣天气频发,监测中断期间的安全风险难以把控。
山体滑坡监控雷达系统针对桥隧边坡的监测需求,以五大核心优势破解传统痛点。首先是非接触全域监测,系统支持 360° 方位扫描与≥30° 俯仰视角调节,最大探测距离≥5km,单台设备即可覆盖桥隧进出口两侧数公里的边坡区域,无需在边坡上布设任何设备,彻-底规避车辆震动与地形对监测的干扰。例如,某高速公路长隧道进出口边坡跨度达 2 公里,此前需布设 40 余个传统传感器,引入该雷达系统后,仅需 2 台设备便实现全域无-死-角监测,设备投入成本降低 60%,且能实时掌握边坡整体形变趋势,避免局部监测的局限性。

其次是亚毫米级高精度与实时响应,系统基于圆弧合成孔径成像与差分干涉测量技术,形变测量精度优于 0.1mm,数据更新率优于 1 次 /min(180° 扫描范围),可捕捉车辆震动引发的边坡细微形变。某跨山大桥右侧边坡曾因持续降雨出现 0.4mm / 天的缓慢滑移,传统传感器未监测到异常,而该雷达系统通过连续监测,提前- 10 -天发现形变加速至 1.1mm / 天,交通部门据此立即封闭大桥一侧车道,开展边坡加固施工,成功避免了滑坡事故,保障了通行安全。

卖点3.jpg


再者,强环境适应性完-美适配桥隧工程的复杂工况。设备具备 IP65 防护等级,可在 - 40℃~55℃的极-端温度下稳定工作,防水抗震设计能抵御暴雨、强风、车辆尾气腐蚀与落石冲击,即使在桥隧常见的浓雾、高湿环境中,系统仍能持续输出可靠数据。北方某隧道冬季结冰期长达 3 个月,传统传感器频繁因冻损失效,而该雷达系统冬季运行故障率不足 2%,实现全年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,彻-底解决了传统监测 “看天吃饭" 的问题。
同时,轻部署与智能运维特性降低运营管理成本。系统全套重量≤10kg,支持单人携带,可在桥隧管理站屋顶、周边护栏等简易载体上快速安装,开箱至工作状态时间≤5 分钟,无需大规模土建施工;且具备系统自诊断、自动修复与设备状态监控上报功能,出现故障时可远程排查,年均维护次数不足 2 次,较传统设备(年均维护 12 次以上)节省维护成本 80%。此外,系统支持市电与太阳能板双供电,对于偏远无市电的桥隧,可通过太阳能实现长期稳定运行,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。
此外,智能预警与多端联动能力为交通调度提供高效支撑。用户可根据桥隧等级(如高速公路桥隧、普通公路桥隧)灵活配置预警阈值(如高速公路桥隧预警阈值设为 0.6mm / 小时,普通公路桥隧设为 1.5mm / 小时),当监测到形变超限-时,系统会通过 4G/WIFI/ 有线等方式,将预警信息实时推送至交通监控中心、桥隧管理站与交警部门,同时联动道路警示牌、电子显示屏发布限行或封闭信息,引导车辆绕行,实现 “监测 - 预警 - 调度" 的闭环管理。
对于交通运营单位而言,山体滑坡监控雷达系统不仅是一款监测设备,更是保障桥隧安全、提升运营效率的 “核心工具"。它以 “全域精准监测、全天候稳定运行、智能化预警" 的特性,帮助运营单位提前发现边坡风险、科学制定养护计划,减少因边坡灾害导致的交通中断时间,保障公众出行安全。在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管控日益严格的今天,选择山体滑坡监控雷达系统,已成为桥隧工程运营单位提升安全管理水平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