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,城市内河、湖泊、景观水体的水质问题日益凸显,传统“点对点"的监测模式难以全面掌握水环境整体状况,而微型水质监测站凭借“灵活部署、密集覆盖"的优势,成为城市水环境“网格化监测"的理想选择,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精细化解决方案。
在城市内河治理中,微型水质监测站可按照 “1-2 公里 / 站" 的密度沿河岸部署,形成覆盖全流域的监测网络。以某南方城市内河治理项目为例,当地在总长 20 公里的内河沿线部署了 12 座微型监测站,实时监测溶解氧、浊度、氨氮、总磷等指标。通过网格化监测数据,管理人员清晰掌握了不同河段的水质差异:上游生活污水排放口附近氨氮浓度偏高,中游景观补水区域溶解氧含量稳定,下游工业区附近 COD 值偶尔超标。基于这些精准数据,相关部门针对性制定治理方案 —— 上游增设污水截流设施,中游优化补水调度,下游加强企业排污监管,仅半年时间,内河水质达标率从 65% 提升至 92%。